校史沿革
(一)設校緣起:
日治時代,本區只有仙洞國小,為日本子弟就讀之小學,於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在本校址設安樂國小昭和分校,專供台灣人子弟就讀。
(二)沿革:
1.民國二十六年設立為安樂國小昭和分校。
2.民國二十九年獨立改為昭和國民學校。
3.民國三十年至三十四年間第二次世界大戰 ,校舍炸毀,光復後即議重建。
4.民國三十九年一月,市府派曾顯林先生為建校籌備主任,興建校舍至四月十四日峻工,計新建教室十四間,可容兒童七百人,禮堂一所,並定名為中山區第一國民學校。
5.民國四十一年二月改名為基隆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學校。
6.民國四十一年九月設置大竿林分校,即今日的中和國小。
7.民國四十二年三月設置虎仔山分校,即今日的港西國小。
8.民國四十三年七月一日,虎仔山分校、大竿林分校分別獨立。
9.民國四十四年教育廳指定為示範國民學校。
10.民國四十六年教育廳指定為社會中心實驗學校。
11.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名為基隆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12.民國六十六年成立啟智班二班,積極展開特殊教育。
13.民國七十八年九月附設補習學校推展成人教育。
14.民國八十四年八月成立附設幼稚園二班。
15.民國八十五年六月校舍重建並充實教學設備,為一美侖美奐的兒童學習樂園。
16.民國八十五年九月成立中山區社會
教育工作站,積極推展社會教育。